禁令并没有阻止城头

2022-12-06      来源:黄冈楼市   浏览次数:4734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禁止“抄底令”下达后,外界担心的城投承包拿地的场面并没有出现。

10月19日,南京第三轮土地拍卖吸引资金275亿元,新六城投、六合新城建设、溧水经开集团、溧水城建、高淳经开等国企和城投平台依然入市。

此前一个月,财政部预算司发布《关于加强“三公”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》号文(以下简称126号文),称严禁以举债方式储备土地,严禁以国有企业购买土地虚增土地出让收入,严禁以虚假借口弥补财政收入不足。

一个“严禁”,两个“不得”,指向较为明显,即限制城投平台大规模托底拿地,既严控“虚增收入”,也给城投举债拿地,踩了下“刹车”。不过,目前的政策效果传导还需要时间。

在房地产调控期间,城投维持了土地市场的平稳运行,帮助保障了楼房的交付。它有很强的存在感。甚至有人统计,今年土地市场有近40%的地块被城投获得。但其背后,也有着许多债务风险,甚至已出现了违约暴雷的情况。

如果城投真的遵守规则,减少或者根本不拿地,明年土地拍卖市场的流拍率会涨多少?

托底“先锋”

今年以来,各地城投公司依然在土地市场上亮眼。

比如深圳第一轮土地拍卖,虽然没有适销对路的人才房和住房用地,但深圳人才房群体依然没有缺席。与万科、深业组成联合体,参与竞拍,最终以超百亿元拿下龙岗宝龙、龙华智敏家园。

5月广州本地拍卖吸引367.7亿元,其中广州地铁投入45%。以165.19亿元拿下海珠区和白云区四幅地块,几乎覆盖了整个土地拍卖的半壁江山。

苏州第二轮供地不久,苏在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获得5宗宅地,总用地面积约24.9万平方米,耗资逾90亿元。单个主体获得土地的数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,表现相对活跃。

上述三个主体,年内拿地量较大,是活跃在拍卖市场的地方城投和国企的典型代表。一方面,趁着地价便宜,城投手里多囤点地,正好可以为以后的安置房、保障房、租赁房、城市更新、旧改做准备;另一方面,土拍市场的平稳运行与托底,也都需要他们。
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7月,22个城市城投公司集中供地拿地金额近9000亿元,占总量的28%,拿地数量超过1000宗,占总量的38%。这个比例极不寻常。以至于有人调侃说,没有地方城市投票垫底,土拍市场已经冷了。

在“保交楼”的主基调下,这类主体似乎也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,是穿梭于地产下行环境中特别的存在。

原本拥有许家印足球梦想、备受关注的恒大足球场,因资金问题搁浅已久。在项目已经功成身退回炉之后,终于站出来接手了。也是近两年著名的广州城投项目。

项目总投资65亿元。除已投入建设的20.92亿元外,中标人需继续投入44.08亿元,建成后无偿移交给广州市政府指定单位。这样的要求必须由非国有资产来承担。

自恒大的雷霆风暴以来,广州城投不仅接手了前者黄埔庙头村的旧改项目,还介入了其资产重组。忙碌的身影频频出现,成为城投平台化解房地产危机的缩影。

郑州此前发布了保安楼“30天”改造行动,其中城投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据行业统计,郑州地产集团已参股40家城投子公司,今年下半年新成立22家平台公司。他们的注册资本大概是1000万到2000万,目前都没有缴足。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推动楼宇安全的主力军。

另一方面,从010到59000,大部分都是找代理公司来承建工程,这也带动了

最终的影响几何还有待验证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城投平台大部分都是借钱拿地。近年来,城投债的成交量迅速攀升。如果不踩刹车,可能会导致自己的雷险。

据媒体统计,2013年,中国地方城投债务总额为2.1万亿元。到2022年5月,地方城投债务总额已达13.74万亿元,增长6倍。其中,2021年至2022年,城投总负债新增6万亿元。

当债务积累时间长了,就有逐渐崩溃的隐患,市场上违约的城投现象也屡见不鲜。

据乐财经咨询统计,截至今年9月底,联交所已累计记录连续逾期票据23793笔,涉及承兑人6427人。在这些接受主体中,42个主体为发债城投,共披露88次,其中17个主体披露多次,4个主体披露5次及以上。

早在2020年,沈阳“城投”跳出违约,直接宣布破产,随后各地连续爆发城投各种违约事件;2022年兰州城投技术违约、河南城投违约也曾轰动一时。
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民营房企雷声阵阵,城投成为各城市救市的底牌。如果他们也拖欠公共债务,对当地金融市场和融资环境的影响会更大。

因此,对于城投和拿地的“良方”,后续城市有望收敛控制城投平台债务。

由于受限于自身开发能力,城投类公司的拿地开工率只有16%,较集中供地项目整体33%的平均开工率,仍有17个百分点的差距。

城投公司一旦陷入发展困境,就会进入长期的拯救。在这方面,云南城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。

自上市以来,云南城投一度大踏步前进。2008年,云南城投的总资产只有15.63亿元,但到2019年,总资产已经达到888.81亿元。但公司的辉煌也留在了这一年。

2019年,云南城投出现重大亏损,净利润暴跌665.35%,至-27.78亿元。2020年继续亏损,亏损25.86亿元。因为公司2020年末净资产为负,也是“戴星戴帽”。

为了“保壳”,云南城投早早就开始了“瘦身”的进程。一是将银泰系11家子公司股权转让给云南康旅协议;之后又出售了云南城投置地等20多家下属公司,冕宁康源、陕西普润达投资等两家下属公司的股权。

经过连续抛售,云南城投也获得了星星。今年5月11日晚间,因2021年净资产转正7亿元,云南城投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,股票简称由“明星ST运城(行情600239,诊断股)”变更为“ST运城”。它用了四年时间才摆脱困境。

在剥离大部分房地产项目后,正逐步向轻资产战略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,专注于物业管理、商业管理、运营等核心业务。

除了像云南城投这样的被动转型,还有一些城投平台是主动转型的。举债拿地

成立较早、资产规模最大、在上海发债时间最早的上海城投,转型之路比较典型。

20世纪90年代初,上海城投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筹集资金,建设城市基础设施。在此期间,公司的主要作用是筹集资金和支付款项,在项目建设、进度和资金使用方面的主动权较少。

2004年起,上海城投从管理融资转向交易项目,注入水务、环境等业务板块,形成水务、环境、路桥、房地产四大稳定业务板块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它扩大了股权融资,并使其业务形式多样化。

此后,上海城投进行公司制改革,重组环保板块经营性资产上市。这样,它就从一个高度公益属性的、依靠政策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模式,变成了一种“发展

打赏
凡注明"来源:黄梅好房网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【编辑:黄冈买房】
0相关评论

热点楼盘

更多